【热门】清明节扫墓日记合集7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扫墓日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昨天早上6点30,父亲就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把我拉了出来。一切都准备好后就出发了,早上可真冷啊!
我和父亲回到家,看叔叔还没来就在那等,等到7点10分才来,把我气坏了,我一问怎么会是现在才来,闫馥桦的回答下我一跳,她6点50才起床,当时我真想、、、、、、。
我们一起到老奶和老爷的坟那拜老奶和老爷,刚开始父亲和叔叔找不到老奶和老爷坟的准确位置因为以前判断位置的那两棵树被砍了就找了大概位置。父亲堆了两个小土堆上面压了两张白纸下来我和父亲叔叔开始给老奶和老爷烧钱,烧完后给老奶和老爷磕头,完后我和父亲就回家了,闫馥桦和叔叔还去了我们村姓闫的总坟。
在以前女的就不能上坟,但今天闫馥桦是一个例外。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节,父母带我回河南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节可隆重了,我们家的祖坟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清源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着,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让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事呢,祖父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过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笔就描,慌得老爸一声惊叫:"别动!",原来这行字是留着给祖母逝世后才能写上的,我差点闯了祸,赶紧在祖父坟前磕了四个响头,大人们乐得呵呵大笑……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亲情。
今年清明节,爸爸又一次带我去宁波老家扫墓。
爷爷奶奶的墓在一座山坡上,离大姑姑家大约有两三公里。宁波扫墓讲究早,清明节那天,早上五点半,爸爸把睡得正香的我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拖了出来,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早饭后,我们一行八人驱车赶往墓地。
一路上到处都是行人,有的拿着花圈,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拎着祭品。爸爸说,老家的人非常重视清明节,没有特殊原因,人们都会从各地赶来扫墓。因此,路上行人之多,有时甚至会超过春节期间。
到爷爷奶奶的墓地后,姑姑们开始摆放祭品,点燃香烛;爸爸和姑父们开始清除坟墓周围杂草,我也不甘闲着,自告奋勇地和姐姐一起,用一毛一笔沾上油漆,给墓碑上的字上色。大约半小时后,坟墓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了,我们又在坟顶倒上几箩筐土,又插上新的花圈,烧了冥币,每人又轮流恭恭敬敬地叩拜爷爷奶奶后,扫墓就结束了。
给爷爷奶奶扫墓后,我跟着爸爸、叔叔,又爬了几公里蜿蜒陡峭的山路,给爸爸的爷爷奶奶,直至爸爸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一共五代老祖宗扫墓。
虽然很累,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爸爸告诉我说:“饮水思源,一个人不论走到何处,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今天,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了,在这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稷下街道中心小学四年级去给烈士扫墓。
在走的路上,桃花像小伞一样,慢慢的打开,柳树姐姐的辫子正在生长,这说明春天姐姐来了。到了临淄烈士陵园,两颗闪闪的红星就映入我的眼帘,我们兴致勃勃的下车,这时我们的心里非常的沉重又略微有些激动。
在英雄纪念碑的面前,我们立正敬礼,鲜红的红领巾飘荡在我们的胸前,老师领着我们转了一圈,当走到烈士的墓碑前的时候,你能想象那时候的战场吗?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是用战士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吗?他们不是舍小家保大家的人吗?
到了英雄纪念灵堂,一组画面让我感到心酸,一个德国人把一个妇女的`三个孩子扔到了井里,并杀死了那个妇女,它们用残酷的逼刑方式逼他们招供。法西斯真是太可恶了!
扫墓活动很快结束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烈士们会像青松翠柏那样万古长青永垂不朽!我们应该珍惜热爱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清明节前夕,作为大队委的我很荣幸带领一、二年级同学为邓仲铭烈士扫墓。
我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庄重地来到邓仲铭烈士墓前。另一位大队委先向同学们介绍了邓仲铭烈士并宣誓。邓仲铭,江西省兴国县人,1943年8月3日,邓仲铭随新四军四十六团宿营在江宁禄口冯潭庄,忽然遇到敌情,在转移中渡秦淮河时不幸牺牲在高桥渡口,时年39岁。讲完后,我们来到仲铭亭,我把抬着的花圈放在亭子前。这是一个六边形的小亭子,亭子正中有一个墓碑,墓碑正面写有“邓仲铭烈士之墓”七个大字,墓碑侧面是一行行碑文。我们全体同学向邓仲铭致敬,一、二年级的同学们把自己折的小白花放在了墓碑旁,以表敬意······
我们要感谢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他们不屈不饶的可贵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还叫寒食节,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未继位之前,有一段逃亡之路。路程中有一次晋文公又累又饿,一位叫介子推的大臣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给晋文公吃,晋文公得知肉的来历后,不禁流下了眼泪。后来他当上了国君,奖赏了所有有功之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当他想起时追悔莫及,就派人去找,后来才知道他和木槿隐居上中。可山这么大,找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说:“不如放火烧山,看他敢不出来。”最后介子推竟然抱着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知道了悲痛不已,就让人们在这一天不准放火。后来清明节祭祀的习俗流传下来。
清明节那天,我和妈妈去姥姥家,我看到大街上的人非常少,只有一些在路边卖元宝之类的人。我问妈妈:“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卖元宝的人呢?”妈妈说:“今天是清明节,是祭祀、扫墓还有禁止放火的日子,那些元宝是祭祀先人用的。”我听了伤心的说:“我明白了,就是说人们都在因逝去的亲人而悲痛,还有的人去逝去的亲人墓边寄托哀思了,所以街上的人很少。”清明节真让人伤心啊。来到姥姥家,我看到姥姥在烧纸,也在纪念逝去的亲人。我也陪着姥姥给逝去的亲人烧上一点纸。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形象的描写出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我们来到公墓,为刚刚过世的爷爷扫墓。
走着台阶,我心里默默念叨着“南无阿弥陀佛”,那是长辈们教我的,以表达内心的虔诚,很快,我们来到爷爷的墓前,心情也变得肃穆起来。
爸爸的眼睛含着泪水,在爷爷的坟头上先推了推泥土,又清理了杂草,然后,在坟头上插上两个小花圈。奶奶在墓前的石桌上,摆放了祭祀的食物,又点上了蜡烛和香,我们面对爷爷的墓碑,依次的祭拜。我跪在了地上,心里不由地想起爷爷慈祥的笑容,眼睛湿润起来了。
奶奶悲恸地痛哭了,哭得昏天黑地,那声音,令人心酸,我与哥哥小心翼翼地扶起奶奶,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下一个步骤是烧纸钱,我们细致的把锡箔弄的鼓鼓的元宝状,叠放在铁盆里。奶奶还把爷爷生前的随身衣物放在边上,点燃了。星星小火迅速燃烧起来,接着风势,蔓延着往上串,吞噬了所有的纸钱与衣物。一阵风吹来,灰烬被越吹越高。我相信,它在飘向天堂里的爷爷。
再次的在爷爷墓碑前拜了三拜,我们心情沉重的离开了。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